一场高风险的博弈:特朗普访华的悬念与中美贸易战的未来
特朗普计划在九月访华,携苹果CEO库克、英伟达CEO黄仁勋等商业巨头,重现2017年访华缔造2535亿美元订单的辉煌,并对外宣称“中美关系非常好”。然而,这一“访华梦”却因美国财政部长耶伦(Janet Yellen)在中美贸易谈判前夕的强硬举动而蒙上阴影。耶伦祭出两大杀招,试图以强硬姿态主导谈判,却可能将特朗普的“北京之行”推向悬崖边缘。
耶伦在接受采访时,公开威胁中国停止进口俄罗斯和伊朗石油,否则将对中国相关商品加征100%的“二级关税”,即对整个供应链实施全面制裁。此举直接触及中国能源安全和主权,中国外交部随即回应:能源采购是主权权利,不接受非法单边制裁。数据显示,2024年6月,中国对美国原油进口额已暴跌至零美元(相比2023年同期的8亿美元),煤炭进口额也从9000万美元锐减至248美元,几乎为零。这些订单的转移,直接导致美国能源企业遭受重大损失。 耶伦的强硬姿态,宣称“谈判质量比时间更重要”,暗示即使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。
展开剩余71%中美代表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的关键谈判,其结果将在48小时内震撼全球。若谈判失败,8月12日中美关税战将重启,特朗普的访华计划则将彻底破产;反之,若美国做出妥协,则意味着美国与数十个国家达成的关税协议将全面崩盘。 8月1日是美国对日韩、欧盟等数十国关税协议的最后期限,这些国家正密切关注中美谈判的走向。如果美国对中国妥协,这些国家可能会集体采取强硬立场;如果中国让步,则可能被迫签署类似菲律宾那样的“不平等条约”,以19%的关税开放市场,而自身却享受零关税待遇。
美国在谈判中并非毫无让步。 为了缓和紧张局势,美国允许英伟达恢复对华出口H20芯片。英伟达CEO黄仁勋为争取中国市场,甚至三度访华,并穿着唐装以示友好,强调“中国市场对人工智能至关重要”。然而,这不过是一场精明的策略交换。 中国手中握有更强大的筹码——稀土。目前,中国对美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骤减58.5%,且军用稀土许可证仅批民用,有效期仅为6个月。 这直接导致美国军工生产线告急,因为一架F-35战机需要410公斤稀土,导弹制导系统也依赖于钕磁体。 美国看似放松芯片出口限制,实则意在换取稀土资源以解燃眉之急。
特朗普的“临场发挥”更令盟友寒心。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美期间,本想借南海问题向美国表忠心,却被特朗普直接告知:“我和中国关系好得很,你要跟中国打交道随便你。” 这番话令马科斯尴尬不已,只能勉强回应“菲律宾最强大的盟友始终是美国”。 这一幕赤裸裸地暴露了美国的真实底线:可以鼓动盟友挑战中国,但绝不会为它们冒任何风险。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欧盟身上,尽管美国施压欧盟制裁中国,但12个欧盟国家在对华电动汽车限制问题上选择弃权,德国汽车企业更是直言“中国技术不可替代”。
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9月3日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。如果特朗普同时访华,将出现冷战结束以来首次“中美俄三国元首同框”的罕见局面。然而,中方态度谨慎,表示对特朗普访华“暂无具体消息”,并强调美方需用实际行动证明诚意。 美国国务卿因受中方制裁而被排除在访华名单之外,进一步凸显了中方强硬的立场。
最终,在瑞典进行的中美谈判,成了决定特朗普能否获得“北京入场券”的关键。 这场谈判的成败,不仅关系到特朗普的个人政治算盘,更将深刻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走向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双融配资-股票的杠杆交易-银川股票配资-配资10倍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